2012年11月17日

眼光會說話

這個星期常常夜歸,不停吃火鍋,喝好多汽水,說好多話。

我記得小學、初中的我是多話的人,到中四、五開始因為一次衝口而出的話,惹一個不太熟的朋友生氣了。從此就變得不太敢說話,每句話都思前想後才出口。除非是很熟很熟的一兩個朋友,否則我都很少主動搭話。後來更變成越來越被動,不太主動找朋友。之後談起戀愛,就更加是有事才主動聯絡朋友,心裡的話大多和男朋友傾訴。和陌生人也不太能好好搭話,覺得自己性格如此。

內向時期的我,連獨自走進商店看衣服都有點壓力,非常缺乏自信,覺得店員都在笑我穿衣品味不夠好,要不就是覺得我像個小孩,在看不合自己年齡的衣服。和前度分開,獨自到台灣當交換生(一起去的都是原來不認識的同學),又到歐洲旅遊了五個星期,臉皮被迫變厚了。走在街上隨便就可以問路、殺價、問長問短,甚至獨自走進餐廳吃飯。其實並非性格內向,是自己太在意別人的眼光,遇到稍為超出預期的人和事,就立即退回自己的堡壘,覺得別人是在打量自己、評論自己,其實只是自己不滿意自己的形象,內化了那種「他人的眼光」。

現在偶爾都會這樣看自己,然後卻步不前。但轉念又會反問自己,why not?其實沒有什麼不可以做,也沒什麼不得不做。大部份事情真的只是自己的選擇。

這段內向時期的記憶,倒不是那麼難捱,反而是現在回想起來,增添了許多理解別人的心意。如何不輕易判定別人,不論是衣著、說話、行為,甚至是動機。那些曾經加添在自己身上的眼光,我不敢再投向別人。時刻提醒自己。

另外另外,昨天聚會前在圖書館看了《Before Sunrise》和《買兇拍人》,好精彩的電影。前者浪漫得來非常幽默,我們都知道這樣分離其實是最好的結局。那些對白真的我看過最喜歡的愛情電影劇本。後者也是用金融風暴中殺手的「自強不息」來寫香港電影的困境與出路,如果真的有出路……現在看來也好抵死。

沒有留言: